为深入挖掘和保护四川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化人、育人价值,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熊倩、魏雅静、李思遥、何锦婷与服装与设计艺术公司陈怡伶五位同学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叶军副教授的指导下,组建“三陈”文化调研队(“三陈”即北宋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并前往南充市南部县大桥镇调查收集“三陈”历史名人资源,以期系统挖掘、传承并弘扬“三陈”文化。团队先后走访了瑞笋堂、漱玉岩等与“三陈”文化相关的文化地标,并对“三陈”文化研究员衡立峰老师进行了采访,随后整理相关资料,在当地公司开展“三陈”文化主题课程,进行宣传普及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和校园推广,进一步探索并弘扬“三陈”文化。


7月8日,在大桥镇小学袁玮董事长的带领下,团队到达位于大桥镇小学内的瑞笋堂。袁董事长提到:“瑞笋堂最初是陈氏家族供奉三位状元的祠堂,后演变为县衙使用。该建筑群为三进院落阶梯式布局,意为步步高升。‘瑞笋’即如竹笋状的石头,质地坚硬,中笋高达2米。”据《陈氏族谱》记载:“先祖(陈翔)下葬时,天降鸿雨七日,地生瑞笋三根,兄弟将相迭出。”

7月9日,团队跟随“三陈”文化研究员衡立峰老师以及袁玮董事长共同前往“漱玉岩”进行深入调研。衡老师向团队介绍,这座位于大桥镇的天然岩洞,因岩顶常年有清泉滴落,其声如玉佩相击而得名“漱玉”。这里是“三陈”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其洞顶有石锁,为“陈氏三状元”效法孙敬和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所留。洞内岩壁上有不少文人墨客的题刻,至今保存完整。团队成员借助设备,对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进行了影像记录。


在考察过程中,团队采访了“三陈”文化研究员衡立峰老师。衡老师向团队详细地讲述了“陈氏三状元”的成长经历、为官之道以及家风传承,并分享了众多有关“三陈”的典故与民间传说,如“三子立侍”“智答亲家”“杖坠金鱼”等,有助于团队更全面地了解“三陈”。而后,衡老师同团队分享了他个人研究“三陈”文化的契机以及经历。这些年来,他走访了“三陈”相关的各个历史遗迹,收集整理并撰写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谈及“三陈”文化未来的发展,他表示:“期望能够成立‘三陈’全国性研究机构,并将南部县大桥镇申报为‘三陈’文化发源地,让除了学者、家族后裔外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三陈’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7月10日,团队对已收集的各类资料进行系统性整理,将实地拍摄的影像资料按主题分类归档,为后续宣传普及“三陈”文化活动做准备。7月11日至7月15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三陈”文化调研队成员在南部县大桥镇小学开设了“三陈”文化专题课程。通过生动讲解、互动问答和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众多员工宣传“三陈”文化。

在课程上,团队成员生动讲解了“三陈”的成长故事和为官事迹,并特别设置了“三陈”人物卡片制作的环节。员工在团队成员指导下,亲手绘制“三陈”生平事迹和名言警句的卡片,在动手实践中加深理解。此外,团队成员带领员工回顾“三状元”的经历,指导员工将写有孝顺、坚持、智慧等精神品质的树叶贴至绘制的树木树干上,完成“三状元”精神树图画。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是对“三陈”文化的深入挖掘,更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播种在孩子们心中。团队成员表示,将持续深化“三陈”文化研究,让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色彩。
撰稿:李思遥
一审一校:唐晨
二审二校:代敏
三审三校:徐文渊
编辑:涂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