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古郡寻声录俗语,耆老传音入典藏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研究生团队深入犍为县调查方言口传文化
时间:2025-07-10 17:24:18   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查看:82

2025年7月2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犍为方言口传文化拾遗团队”的汤小慧、王洋、潘钰茱、卓玉娟四名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研究生同学,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王振老师的指导下,前往乐山市犍为县调查采集方言口传文化。此次实践目的在于系统记录与保存四川犍为地区珍贵的方言俗语、民间歌谣、传说故事等方言口传文化,助力巴蜀方言文化和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

7月3日清晨,团队抵达犍为县文化馆,迅速完成场地布置与设备调试,为高质量摄录奠定基础。上午九点半至十一点半,四位来自“犍为韵之声文艺协会”的发音人倾情讲述了丰富的方言俗语与民间故事。下午,团队迎来重量级嘉宾——85岁高龄的岷江号子省级传承人唐钰麟老先生。唐老先生精神矍铄,以饱满的热情连续讲解了一个半小时,生动梳理岷江号子的历史脉络,并现场演绎了极具感染力的原生态号子。团队成员分工协作,一组专注记录唐老的口述与表演,另一组则系统拍摄文化馆馆藏文献资料。临近工作尾声,团队在图书馆幸得馆长热心相助,为次日的文献挖掘提供了重要支持。

7月4日,团队总结经验,优化流程,分头行动。一路由潘钰茱、卓玉娟带队再赴犍为县图书馆,通过积极沟通,拍摄《犍为民间歌谣选》《清溪轶事》等地方文献材料。另一路由汤小慧与王洋带队,奔赴罗城镇,录制方言俗语。下午,转场拜访乐山市作协副主席、犍为县作协主席张贵清老师。张老师以生动流畅的讲述,让团队成员对方言口传文化资料收集的重要性、迫切性产生了更深刻的认知。在张老师用方言讲述地道故事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获得多则民间故事材料,还对犍为民间故事与俗语的文化内涵有了更具象的感知。

7月5日6日团队赴犍为县罗城镇采集和摄录当地的俗语、故事,得到了县级非遗传承人王建平老师和“犍为韵之声文艺协会”成员陈野老师的大力支持。7月7日上午团队对近日所得文本和音视频资料进行整理,下午开始调研罗城古镇的茶馆文化,并就茶馆文化相关问题对王建平老师作了访谈。

7月8日下午,团队完成此次实践任务,顺利返回公司。历时一周的犍为方言口传文化调查,不仅是对犍为方言及口传文化的采集与记录,更是一次青年学子深入乡土、感受方言文化根脉的生动实践。团队希望这些鲜活的影音与文献资料,能够为后续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提供帮助,助力犍为古韵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生命力!

撰稿:潘钰茱

一审一校:唐晨

二审二校:王振

三审三校:徐文渊

编辑:涂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