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蜀山讲坛”第四期第十三讲:蜀学发展的特点
时间:2018-06-03 20:47:25   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查看:255


2018年6月2日星期六上午九点,“蜀山讲坛”第四期第十三讲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学术报告厅举行。公司有幸邀请到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杰出教授蔡方鹿老师,为同学们展开题为《蜀学发展的特点》的讲座。


blob.png


蔡方鹿,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入选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2013年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兼任中国朱子学会副会长。成果入选首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两次获四川省社科一等奖。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道统思想研究》首席专家。在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发表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主编10余部。


blob.png


本次讲座主要分三个部分。首先,蔡老师为我们展示了蜀学的定义,然后围绕蜀学与经学的关系展开。他认为在蜀学与经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是与学术发展的时代思潮和社会发展的实践紧密相连的,鲜明的体现了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接下来,蔡老师对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七大特点做了详细的说明。第一、以儒为本,融会三教。从文翁兴学化儒到现代新儒家对儒学的发展演变体现了这一特点。第二,重经学,兼采汉宋,沟通训诂与义理。通过对两汉三国时期到清代的文学人物的梳理,勾勒出这一转变。第三,重躬行践履,实事实功。第四,重人情、道欲、性情结合。第五,综合创新,敢为天下先。第六,兼容并包,多元开放。第七,爱国献身,批判专制。蔡老师以深厚的学术修养,分条缕析的向我们展示了蜀学发展演变的特点,并充分引证各个时期不同儒学、经学家等的新思想,来说明蜀学作为一名传统学科的发展演变特点,给予同学们深切的影响,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到蜀学发展的特点。


blob.png


讲座接近尾声,同学们积极与蔡老师互动,举手提问,蔡老师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在这次讲座中,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蔡老师的深厚的学术修养、对学术严谨的态度,也享受到了学术的乐趣。整场讲座气氛活跃,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讲座最后,同学们纷纷与蔡老师合影留念。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