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人:乔国强
时间:2016年9月25日(星期天)上午8:00——10:00(开始签到时间:7点30)
地点: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二楼学术报告厅
讲座题目:论美国犹太“大屠杀文学”的创作与研究
讲座人简介:
乔国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诺丁汉大学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副主编;曾兼任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与加拿大研究院特聘客座讲师(2008-2010)和英国Leverhulme Trust 项目的获得者、英国莱斯特大学Leverhulm访问教授(2011年-2012年);现兼任英国莱斯特大学访问教授、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兼职教授、暨南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客座特聘教授、辽宁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客座教授、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所特约研究员;中国外国文艺理论研究会叙事学分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上海翻译协会理事;《文艺理论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山东外语教学》、《外国文艺》、《符号与传媒》等刊物的编委;上海市政协委员。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西方文论、叙事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学术著作有:《从边缘到主流:美国犹太经典作家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贝娄学术史研究》(译林出版社,(2014年)、《美国犹太文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辛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The Jewishness of Isaac Bashevis Singer (Peter Lang,2003)、《所要来的都是虚空》(北京出版社,1999)等;主要译著有《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商务印书馆,2015年)、《叙述学辞典》(2012年)、《王尔德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销毁文件》(译林出版社,2009年)等。主编教材有《西方思想经典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等。近年在《外国文学评论》、《当代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以及Semiotica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10余篇,曾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003年)《文化视域中的美国犹太文学》、中国社会科公司重大项目(子项)索尔?贝娄学术史研究,以及上海市教委社科基金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大项目等多个社科项目。
讲座内容简介:
美国犹太“大屠杀文学”创作自“二战”以来开始逐渐繁荣起来。然而,针对“大屠杀文学”的研究却有些滞后或迟缓不前。究其原因,既与美国犹太社会内部,也与美国犹太社会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互动相关联。因此,从这个角度讲,美国“大屠杀文学”中所反映出的道德问题和对“大屠杀”问题的超越是研究美国“大屠杀文学”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讲座从社会和文本研究的两个不同角度,对美国“大屠杀文学”研究的滞后问题、“大屠杀文学”中的道德问题以及对“大屠杀”问题的超越三个方面,来讨论“大屠杀文学”创作与研究的现状,以期从不同角度揭示出美国“大屠杀文学”中所涉及和所存在的问题。
?
编辑: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